市場動態News Center首页 > 港交所簡化IPO結算程序

港交所簡化IPO結算程序

2021-07-12
浏览次数:424 次
返回列表

       港交所(00388)引入金融科技技術,使用新平台FINI取代沿用多時的新股上市程序,以簡化IPO結算程序,將上市時間由目前「T+5」縮短至「T+2」,最快明年第四季實施。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表示,新安排將有助改善熱門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資金,一些大型新股凍結的金額或會減少七至八成。採用「T+2」而非「T+1」是考慮到市場意見,但不排除日後新平台應用成熟,仍嘗試將結算周期縮短至「T+1」。

  FINI是由香港結算開發的軟件平台,進行港交所及不同市場參與者之間就香港公開招股的「最後環節」,即啟動公開招股、認購匯總、定價及配發確認、監管審批、款項結算以及股份納入。自今年7月5日起,香港所有公開發售的投資者將須透過電子渠道認購股份,而FINI亦不會接受紙本認購表格。

  過戶資金設限 免市場銀根過緊

  港交所指出,推出FINI後,結算參與者可選擇採用壓縮預先付款模式,以改善熱門新股在認購期內凍結大量預付資金的情況。交易後業務主管蘇盈盈解釋道,有關做法不會改變散戶申請新股所需要的資金,但券商提交申請時,過戶的資金不會多於新股集資額的上限。例如,某新股集資額10億元,一成作公開發售(即最多為1億元),因應招股情況,意味着每間券商所需要預準資金不會多於1億元,而非以往可能遠超公開發售金額,這有助改變熱門新股令市場出現銀根過緊。

  由於FINI大幅縮短上市時間,券商的孖展利息將減少。蘇盈盈表示,收到不少券商對此的意見,坦言新做法不可避免影響到券商或銀行新股孖展業務收益。但她認為,可從正面去看,減少上市程序時間,有助申請人較快資金回籠,從而申請另一新股。

  另外,陳翊庭認為,新股結算周期縮短,亦有助散戶大幅降低風險,以美股迴流香港作第二上市為例,由定價日至來港掛牌期間,一旦股市波動拖低美股價格,新股在港上市首日便會出現虧蝕。

  安永:定價更貼路演詢價

  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認為,結算周期大幅縮短,可先讓上市公司自行選擇「T+3」或「T+2」,作為新機制推行的過渡期。他又指,縮短上市時間必定會減少證券業的孖展利息,除非有多隻新股上市,方可能讓客戶一隻接一隻抽新股,以抵銷損失,業界對此只能無奈接受。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加快新股發行程序可降低投資者風險,亦縮短資金被凍結的時間,可令資金更快回籠再投資另一隻新股。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亦同意,縮短結算周期方向正確,令鎖定資金的情況有改善。而採納「T+2」而非「T+1」是一定程度接受市場意見,現時安排亦可更貼近新股路演時的意向定價。

  港交所在諮詢期間共收到49份回應,當中90%均支持引入FINI。絕大部分回應人士同意FINI可減低市場風險、提升效率、使參與者的互動更現代化,並為香港集資市場進一步數碼化奠定基礎,讓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整體受惠。港交所將於適時邀請市場參與者參加一系列的相關活動,包括應用教學、建立用戶賬號、全市場測試及預演等,以確保全體順利過渡。如有需要,稍後亦會就《上市規則》及其他操作程序的必要修訂另作公布及諮詢市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