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資260億美元全球第三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資規模達260億美元,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列第三。”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人倪軍在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今年多家中概股公司赴港實現“二次上市”,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重要性獲進一步鞏固,鑒於港交所新上市制度為新經濟公司發展和投資營建了良好的生態系統,預計香港資本市場活躍度將續提升,健康醫療、生命科學、金融科技等新經濟板塊新股上市勢頭料更強勁。
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人倪軍表示,今年多家中概股公司赴港實現“二次上市”,香港作為國際融資市場的重要性獲進一步鞏固。
“上半年香港資本市場IPO數有46家,合計募資額260億美元。”倪軍介紹,前10大IPO專案中,排名前5的包括快手科技、京東物流、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攜程集團,“上半年港交所新股IPO募資額錄歷史同期新高,這很大程度得益於內地大型科技及物流企業在香港的上市”。
倪軍留意到,港交所新上市制度今年已進入第三年,因該制度允許具有“同股不同權”架構的新經濟企業、尚未實現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以及符合資格的公司在香港市場進行“二次上市”,因此越來越多新經濟企業抱團赴港上市,香港市場亦為這些新經濟企營建了可供其發展與投資的良好生態系統。
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港股市場有13家企業依據新上市制度實現IPO,募資額約1411億港元,占期內募資總額的約66%。在倪軍看來,香港有非常成熟且與國際相接軌的資本市場體系,其開放度、適應能力均強,因此自然成為中概股的“第二上市”目的地,相信未來健康醫療、生命科學、金融科技等新經濟板塊新股在香港市場的上市勢頭會更強勁。
新經濟企業赴港IPO成勢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本月17日,年內共有36家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但其中已有24只出現“破發”,破發率約67%。在美股市場環境及內地監管環境雙雙變化背景下,部分中概股開始回流,汽車之家、百度集團、嗶哩嗶哩、攜程、小鵬汽車等均在今年登陸香港市場實現“二次上市”。他相信,無論從市場包容度,抑或是開放性看,中概股回歸或是大趨勢,目前回歸的中概股基本都是大品牌企業,未來一些中小市值的中概股也可能選擇“回流”。
倪軍坦言,致同成立至今已有40年,目前在香港、內地均有強大的專業服務團隊,並擁有完善的國際服務網絡,以及遍佈20餘國的中國事業部資源,這些足以實現不同市場在專業準則上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他說,針對中概股的回歸浪潮,致同對其中涉及的“會計準則轉換”帶來的會計報表調整等事項均有系統性安排,“我們在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團隊會一起幫助企業實現赴港‘二次上市’”。
較之香港市場,上半年A股共有248家企業實現IPO,募資額合計212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1.11倍和53%;其中,科創板、創業板各有87家公司實現IPO,募資額分別為717億元和536億元,且上半年A股IPO募資額最高的10個專案中,有六成來自科創板和創業板。
倪軍分析,較之主板市場,科創板、創業板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度更高,加之其市場化的機制,企業市盈率也較高,因此上半年兩大板塊IPO募資規模較高,這與板塊特性亦有一定聯繫,“科創板上市企業多為‘硬科技’公司,相信科創板融資未來將繼續保持高位”。至於主板市場,近年來數位化經濟、高端製造業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發展,工業市場、資訊技術行業相關企業上市勢頭在未來還會延續,消費品等傳統行業在“雙迴圈”戰略下也有望持續受益。